世界
让琉装丰富多彩的冲绳染织品,是14世纪左右通过与中国、
日本及东南亚各国的海外贸易传入的。
冲绳染织品发展出各式各样独特的技法并传承至今,在此我们来看一下其背景。
红型染
“红”有彩色之意,“型”是花纹图案的意思,因此现在我们称这种染布为“红型”。红型染同时使用颜料和天然染料染色,有用型版染色的技法及不用型版染色的高难度技法。
红型染除了用于王室的正式礼服和日用常服之外,也用在舞者款待中国册封使时所穿的舞衣及祭神服饰上,同时据说红型染也是献给中国的珍贵贡品。
红型染最迷人的地方,就是用大胆华丽的配色,所设计出的花鸟风月图案。经过多层上色染出的彩色图案具有立体感,鲜艳的色彩展现出大器的自然之美。它的明艳亮丽让所有观者着迷。红型染的花纹图案主题各不相同,但龙、凤凰等大型图案只有王室成员才能穿着。
织品
在冲绳,由于独特的气候风土和人们不懈的努力,各地都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纺织品。使用苎麻、芭蕉、绢丝、棉等原料,发挥各种素材的魅力,因应不同用途,制出各式各样的纺织品。


絣织
絣织是将花纹组成几何图案的纺织技法的通称,会使用预先染色的垂线、横线或同时使用两者来纺织。关于冲绳絣织的起源有两种说法,有一说是从南亚传入的,也有一说是从中国传入的,目前尚无定论。
冲绳絣织有约600种丰富多彩的图案为基础,融合了冲绳的自然风物及动植物,每一个图案部分都需用手结方式扎染完成,耗时费工,才能创造出这些独特的絣织花纹。
织品

首里织
首里织是生于琉球王国首都首里的美丽纺织品,使用精致的花纹织布制成。相传17世纪,一位琉球王府的官员游历中国,将浮织的技法带回。首里织的特色是具有丰富多变的织法,过去在首里只有地位尊贵的人物才能穿着。据说是由士族世家的女子为家人纺织而成,即使是王妃或公主也会亲自使用纺织机织布。

读谷山花织
读谷山花织历史悠久,早在 15 世纪时就已开始制作。
读谷山花织将象征大富大贵、子孙兴旺、长命百岁等吉祥的花纹,与条纹和格子相结合,创造出花样更加繁复的织布,它的风格华丽,并带有异国色彩。据说专供琉球王朝的王室使用,除了读谷山当地居民之外,平民百姓皆不可穿着。

芭蕉布
使用丝芭蕉为原料的织品。芭蕉布据说历史悠久,但起源不明。由于冲绳气候适合丝芭蕉生长,因此在冲绳各地均有栽培,并用来制作纺织品的织线。 16世纪时,芭蕉布是献给江户幕府及中国的贡品和贸易商品,并有制造大量芭蕉布当作献礼的记载。芭蕉布穿起来很舒适,上至王族下至平民百姓都经常使用。在朴实的质感中,散发出高雅的风格。

宫古上布
一种苎麻布织品,以细线织出精致的碎点花纹。据说最初也是织来当作贡品使用。
由于面料轻薄,用来制作夏季高级琉装非常受欢迎,其图案精致,色泽优美,因此被视为是最上等的织品。使用蓝靛为染料的深蓝底色的上布最具特色。

八重山上布
一般认为八重山上布最初也是为了当作贡布而发展的。与宫古上布相同,在当时严厉的人头税制度之下,八重山的女性也被迫辛勤织布。当时宫古岛被指定生产蓝底贡布,而八重山则制作白底贡布。
八重山上布的原料为苎麻纤维,透气性佳,最适合制作夏服。在自然的白底面料上凸起的简朴絣织花纹,深受人们喜爱。

久米岛紬
这是一种以绢丝为原料的织品,据说在 17 世纪左右,养蚕技术传入了久米岛。久米岛紬使用天然的染料,其特点是色调柔和。它以久米岛生长的植物和泥土为染料,分别通过“草木染”及“泥染”的技法将布料染色。色调方面以具有光泽的亮黑色居多,更加突显出素雅的美感。

与那国织
据说15世纪时已有与那国织的织品。它有类似方格的简单格纹、呈现几何图案的美丽花织、绵狭织等种类。

绵狭(Minsa)织
绵狭(Minsa)的意思是细腰带。冲绳自古以来穿着琉装时,都不使用像和服那样的宽腰带,而是系上细窄的腰带,或是采用一种名为Ushinchi的著装方式,把衣服扎进腰绳里。这种细窄的腰带叫做绵狭,冲绳各地均有制作。绵狭是女子为心仪的男子纺织而成的,男子系上女子赠送的腰带,作为彼此相爱的证明。有图案由四个及五个方格花纹交错排列,寓意为“生生世世,永志不渝”的八重山绵狭,以及花纹图案为特色的读谷山绵狭和那霸绵狭,都极具代表性。